0760-88818512

官方微信

搜索關(guan) 鍵詞:

陳寶光副理事長米蘭展觀後感
專欄:行業動態
發布日期:2011-05-12
閱讀量:3845
作者:admin
收藏:
發布時間:2011-05-12     閱讀:435 次
  米蘭展是一個讓中國家具人著迷的地方,這麽多年來四月到米蘭“朝聖”的活動好象沒有停止過。但逢四月份我們都有意避開中旬這段時間安排活動。見麵的熟人也多相問“去米蘭嗎?”
  “米蘭”對於中國家具人真有這麽重要嗎?
  正值中國春回大地之時,我又一次踏上了去米蘭的班機。
  從北京去米蘭要到羅馬轉機,整個行程十幾個小時,是一段比較痛苦的經曆。意大利現在是夏令時,比北京時間晚六個小時。到米蘭剛好是晚上睡覺的時間,倒也不耽誤什麽。
  米蘭展四月十二號開幕。今年是這個展會舉辦了50周年的日子,但是好像並沒有什麽特別慶祝活動。但如果放在我們這裏,一定會大張旗鼓地慶祝一番。他們的這種淡定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做生意就是做生意,有必要象我們一些展會搞得唱大戲一般?
  米蘭展我是前年來看過,之前也還來過。相比較開幕這天人流好像少一些。不知這種感覺是真的這樣還是和我們的展會相比產生的。但這也不影響做生意,很多展位裏洽談的人還是很熱鬧。
  幾天看下來,有一點感覺。
  一、從大麵上看,我們的展會特別是上海、廣州兩個,整體水平與米蘭展已經很接近了。從展會麵積、參展企業數量、參觀人數都差不多。一般企業的產品水平也很接近。但是深入看就會看出,米蘭展的高端這部分我們沒有。米蘭展集中了歐洲最頂級最優秀的家具生產、設計。整個歐洲家具方麵生產製造及設計在這裏展示。雖然我們這些年在生產製造方麵上的很快,但是距離還是有的,而且比較明顯。這其中有工藝水平問題,更重要的是生產方式不一樣。意大利人做家具是象瑞士人做手表一樣的方法。家具做成了工藝品,我們沒有這種精神,也比這著急很多。
  二、今年米蘭展還反映出一個信息:產品研發創新更多從外觀設計轉向材料運用創新。老材料有新工藝處理,新材料、複合材料更多出現。比如皮沙發麵料有很多新工藝處理的,應用在產品上使得外觀視覺和觸感上產生很大提升。板式家具的表麵處理呈多樣化,一些家具甚至使用了鋁網、玻璃和皮革,現代感很強,麵貌為之一變。這使板式家具逐步脫離了三聚氫胺的基調,這也反映了歐洲家具在加工製造上工業化水平正在進一步提高,向更複雜的加工技術發展。軟床和布藝沙發麵料的調整,也是建立在歐洲當代織染技術發展基礎上的,這樣的家具都更具現代感。由此可以看出歐洲設計師在設計思路的變化。當代家具正向當代工業方麵進一步靠攏,從材料和加工工藝上體現出現代特點。
  當然,這次傳統加工方麵產品表麵塗飾的色彩也呈複雜化和多樣化。
  三、整個米蘭展期間外圍展的作用在增加。米蘭展的同時實際上還有另外兩個部分,或者說與米蘭展同等精彩的兩個部分:一是在多摩地區精品家具店的“展店聯動”。二是在Tortona地區的“米蘭設計周”。正是這三個部分的精彩內容構成了整個米蘭家具展的吸引力。
  這次展館裏的通道寬了說明參展企業少了。第二天開始,參觀的人流明顯增加,但是“展店聯動”和“米蘭設計周”的活動還是分流了很多人,特別是下午這兩個地方活動很多,有許多有意思的節目。一些名牌沒有在展會上出現,在“名品街”卻活動不斷。企業把世界各地的代理商經銷商都請來,有新品發布,也有“派對”舉辦,唱戲般地頗有意思。“B&B”的店人就很多,家具也很有看頭。 Tortona是米蘭的老工業區,和北京的798很象。在Tortona地區的節目也很多,除了大企業和設計公司的設計展示之外,很多設計師和設計機構也都在這裏爭相展出自己的作品。展出的範圍遠遠超出了家具設計,這同時反映出歐洲設計文化的深厚。來自中國溫州的著名企業“澳珀”在朱小傑的帶領下亮相米蘭,在這裏展出了一批木與皮草結合的家具設計,很是新穎,也讓歐洲人見識了中國當代家具設計。這一舉措也將逐步打破米蘭展排斥中國企業的局麵。
  四、在古典館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新古典主義的作品在繼續“奢華風”的同時,逐步融入現代主義風格,更具時代感了。 今年米蘭展的一個很大變化是對於拍照,特別是中國人拍照不象過去那麽拒絕了。尤其在5-7號館現代家具這裏,好象根本不介意你的相機。不知是不在乎抄襲了還是更在乎你的市場了。
  五、在展館中,有兩部分整體搭建的展位還是很有特點。企業自己搭建的展位各具特色,而展會統一搭建的展位整齊劃一,很適合一部分中小企業,也會節省經費。這兩部分的展位雖然是整體搭建的但表現還不一樣,一個沉穩一個活潑,也顯得統一而有變化。這是值得我們展會學習的。
  在前往米蘭的路上,我一直思索:為什麽這麽多年來我們一直追隨米蘭?為什麽這麽多每年要前往米蘭“朝聖”?這其中除去家具因素之外,應當還有其他成因。
  近代中國一直是以西方為榜樣的,而整個近代世界的政治、文化、經濟價值觀及體係也是以西方為中心和基礎構建的。中國傳統的文化百年以來已經沒落,東方的文化價值也就是近十幾年才逐步受到重視,中國文化的價值在重新認識。
  近代工業設計思潮是以發源於德國的“包豪斯”為基礎的。經過近百年以來的發展完善,成為今日世界公認的“當代世界設計語言”,這是不能回避的。這種語言在家具設計中體現出的風格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現代風格”。這種以現代工業生產為基礎進行造型,加之當代人文思潮進行設計是設計界的主流語言,是統治性的。其成熟點及今天的發展應用點,仍舊在歐洲,米蘭是其中一個重要地點。今天的所有時尚的產生出現形成發展也基本在歐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文化底蘊”。
  在追隨西方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同時,中國市場目前出現並流行的所謂“歐式家具”、“美式家具”文化源頭更加不在中國了。“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的主要元素不但基於西方文化基礎,更是基於西方民族的基本生活方式和文化曆史。我保守估計,中國人十個有九個半分不清什麽是“法蘭西家具”,什麽是“尼蘭德家具”,什麽是“意大利家具”,也不知道什麽“羅克克”,什麽是“巴洛克”,更不會知道其中成因和造型的基本含義的。
  憑這些你不上米蘭不上科隆能去哪兒呢?
  所以,米蘭展我們還會一直看下去。
  但是如果我們今天不去打造中國的家具文化,不去提倡東方時尚,我們就要永遠追隨下去。家具隻是家居生活裏的一支,很難以一點影響大部。旅意途中我驀然產生欲望,希望能夠有日攜手我們的設計界,文化界以及製造行業、時尚圈一起來打造今天的“時尚中國”!創造屬於我們的今天的流行的東方元素!這樣我們就會有一天摘掉“拷貝”的帽子,讓世界追隨我們
上一頁:廣東省家協設計專業委員會隆重成立
下一頁:“中泰龍杯”、“健威杯”家具設計大賽分別舉行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