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關(guan) 鍵詞:
中山市工商聯(總商會(hui) )55載興(xing) 工旺商誌不移
——市工商聯(總商會(hui) )喜迎成立55周年
來源:中山日報 2008-11-26 A7
今年,中山市工商聯迎來了55周歲的華誕。55年改革創新,55年風帆勁鼓。發端於(yu) 解放之初,續力於(yu) 改革之時,輝煌於(yu) 世紀之交。中山工商聯,潮頭舞旗手。1953年中山工商聯成立以來,追隨著曆史的步伐,緊跟著時代的變遷,總是佇(zhu) 立潮頭,留下了浩然之氣的曆史長歌與(yu) 壯麗(li) 畫卷。
■建國之初奠定基礎
1953年,中山工商聯成立後,組織廣大會(hui) 員,投身到恢複和發展生產(chan) 中,積極開展城鄉(xiang) 物資交流,為(wei) 打破帝國主義(yi) 對華封鎖禁運的鬥爭(zheng)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進入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時期,工商聯激勵會(hui) 員義(yi) 無反顧地參與(yu) 公私合營,積極協助黨(dang) 和政府完成了對資本主義(yi) 工商業(ye) 者的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當時,全縣參加公私合營1131戶,資方3119人,參加合作社(店)共19336戶約35842人。1956年前後,工商聯會(hui) 員被選為(wei) 省人大代表1人,市級和縣級人大代表33人、政協委員31人。傅嘉誌、賴錦源還被選為(wei) 全國工商界青年積極分子大會(hui) 代表,先後受到毛澤東(dong) 等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8年 10月,石岐、中山、珠海三市縣合並為(wei) 中山縣。三個(ge) 工商聯也進行了合並,市、縣召開了第四屆商代會(hui) ,選出執委會(hui) ,兩(liang) 個(ge) 執委會(hui) 連同珠海工商聯執委會(hui) 延至11月21日舉(ju) 行會(hui) 議,成立了中山縣工商聯執委會(hui) 。
在“文革”中,工商聯組織雖然被迫停止了活動,但廣大會(hui) 員依然保持著對國家命運的關(guan) 注,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ye) 業(ye) ,勤奮工作。
■改革開放興(xing) 工旺商
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以後,我市工商聯進入了恢複時期,性質、地位、任務和作用都起了變化。1979年,中山縣工商聯 (含石岐)逐步恢複會(hui) 務。1981年11月,中山工商聯經中山縣人民政府正式批準成立“中山工商服務公司”。此後的六年間,該公司會(hui) 員在經濟谘詢服務、代辦購銷、推銷國內(nei) 工農(nong) 產(chan) 品等方麵,做了大量服務工作。
1981年6月,中山工商聯與(yu) 有關(guan) 單位合作創辦育才業(ye) 餘(yu) 夜校,教授英語、日語、會(hui) 計等專(zhuan) 業(ye) 課程。至1987年,共辦225 個(ge) 班,培訓學員9972人。1984年2月至1985年7月,“育才”與(yu) 社隊企業(ye) 局合辦“振興(xing) ”函授會(hui) 計學校,以函授方式為(wei) 中山、佛山、三水、南海、高明的社隊局、農(nong) 村企業(ye) 、農(nong) 業(ye) 核算單位培訓了合格的會(hui) 計員1112人。
1989年10月,在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與(yu) 香港佛山工商聯合作,各投資50%資金,在石岐岐關(guan) 西路26號建起了3900多平方米,樓高七層的中山工商大廈。
■新世紀揚帆激流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和我國加入WTO,我市的商會(hui) 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wei) 廣大非公有製經濟人士可信賴、可依托之“家”。目前全市已建立基層商會(hui) 31個(ge) ,其中鎮區商會(hui) 24個(ge) ,市行業(ye) 商會(hui) 7個(ge) 。商會(hui) 會(hui) 員也從(cong) 1992年的73 名已發展到現在的4678名。
近年來,工商聯積極發揮民間商會(hui) 的優(you) 勢,先後與(yu) 港澳、海外幾十個(ge) 工商社團建立了友好關(guan) 係,為(wei) 我市引進企業(ye) 、資金、技術和人才,為(wei) 民營企業(ye) 的發展尋找合作商機,為(wei) 會(hui) 員開拓國際市場發揮了積極而有效的作用。共組織會(hui) 員3549人(次)出境考察,參加和舉(ju) 辦各類經貿洽談會(hui) 、展示會(hui) 500多次。近五年來,工商聯共接待海內(nei) 外工商社團216批、4235人次,組織了27個(ge) 代表團、580人次出訪。
目前,市工商聯已同港澳、海外等60多個(ge) 工商社團建立了友好關(guan) 係。
市工商聯團結、教育、幫助和引導會(hui) 員“愛國、敬業(ye) 、誠信、守法、貢獻”,湧現了一大批遵紀守法、愛國敬業(ye) 和誠信經營的民營企業(ye) 家,他們(men) 致富不忘報國,致富不忘社會(hui) 。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廣大非公經濟人士在踴躍參與(yu) “慈善萬(wan) 人行”的同時,為(wei) 各項公益事業(ye) 捐款1.5億(yi) 元,實施光彩投資項目26項,累計投資近10億(yi) 元,安排貧困地區和失業(ye) 人員就業(ye) 9000多人。
在會(hui) 員企業(ye) 中,近年來湧現出了一大批全國、全省的知名品牌,其中獲中國名牌產(chan) 品的會(hui) 員企業(ye) 有 13家,獲省名牌的有84家。去年,我市有9家企業(ye) 的10個(ge) 產(chan) 品獲中國名牌產(chan) 品稱號,而工商聯有7個(ge) 會(hui) 員企業(ye) 的8個(ge) 產(chan) 品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