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關(guan) 鍵詞:
明式小體(ti) 積箱類家具中設計尤其巧妙的要數官皮箱。它形體(ti) 不大,但結構複雜,是從(cong) 宋代鏡箱演變而來的一種體(ti) 量較小製作較精美的小型庋具。
官皮箱並非官用,亦不是皮製,乃是指一種體(ti) 型稍大的梳妝箱,一般由箱體(ti) 、箱蓋和箱座組成,箱體(ti) 前有兩(liang) 扇門,內(nei) 設抽屜若幹,箱蓋和箱體(ti) 有扣合,門前有麵葉拍子,兩(liang) 側(ce) 安提手,上有空蓋的木製箱具。根據考證,古代幾乎每家每戶都擁有官皮箱,官皮箱應為(wei) 日常用物,而且從(cong) 不少官皮箱內(nei) 藏銅鏡鏡支來看,官皮箱主要是婦女所使用的梳妝奩籠,可以說官皮箱也是清末支鏡箱的前身。又據大部分官皮箱都的拍子、鎖鼻,有些還有夾層、暗室來看,官皮箱還具有一定保藏貴重物品的功用。
官皮箱有大有小,大的有尺半高,小的有拳頭大小,常見的長30厘米、寬20厘米、高30厘米,頂上有蓋(有平頂的,也有頂部呈梯形的“窩頭頂”),正麵有鎖具,兩(liang) 側(ce) 有提環,多為(wei) 銅質。揭開箱蓋,蓋下約有10厘米深的平台,可置放鏡支等物。再下正麵對開兩(liang) 門,門內(nei) 安細小抽屜數個(ge) ,可藏梳篦、胭脂、首飾等用品,後牆安合頁,兩(liang) 側(ce) 及櫃門上沿做出子口,關(guan) 上櫃門,箱蓋放下時可以和門上和子口扣合即可將四麵板牆全部固定起來,使門不能打開。假若要開箱的話,就必須先打開金屬鎖具,後掀起頂蓋,再打開兩(liang) 門才能取出抽屜,這是官皮箱的特點。如果在關(guan) 閉對開門時,沒有揭起上蓋,容易將對門近合頁處和上蓋正麵兩(liang) 角磕壞。
區氏臻品——黃花梨官皮箱
官皮箱是明清時期比較流行的家居實用器物,一般用於(yu) 盛裝貴重物品或文房用具,可放置文件、賬冊(ce) 、契約或珍貴細軟物品,又由於(yu) 其攜帶方便,常用於(yu) 官員巡視出遊之用,故北京匠師俗稱“官皮箱”。還有的在箱蓋裏麵裝上鏡子,即為(wei) “梳妝匣”或“梳妝箱”,有的用於(yu) 存貯文具,則為(wei) “文具箱”,可以說官皮箱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一個(ge) 家具品種。
明清官皮箱做工多精巧考究,為(wei) 了美觀,一般在裏麵抽屜麵上是看不到明榫的,箱子上的銅件製作精巧,整個(ge) 箱子看上去精美絕倫(lun) 。官皮箱的造型和裝飾隨著其主人的經濟地位的審美趣味的不同而有著相當大的區別,如大漆滿飾立粉彩繪的華麗(li) 雍容,飾以鑲嵌或滿雕花紋的玲瓏可愛,也有不加雕琢的。
官皮箱傳(chuan) 世較多,紫檀的多見,但黃花梨質地的很少見,甚為(wei) 珍貴。這是因為(wei) 如果用黃花梨材質,那最好所有的板麵都用一塊獨板製成,即使是拚板也盡量要找花紋色彩相近的,這樣做出來的箱子才堪稱精品。